“医育结合”政策抢先看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医育结合”方向,提出卫生健康部门参与托育服务指导。
2023年,国家卫健委等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医疗卫生机构支持托育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基层医疗机构与托育机构签约协作;医疗卫生机构通过订单签约、儿童照护指导、中医药特色健康服务和培训、疾病防控监督检查等方式向托育机构提供服务等。
2024年,国务院将托育服务纳入生育支持政策;探索医育融合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以杭州市为例,建成163家社区婴幼儿成长驿站,联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形成“15分钟托育圈”,服务覆盖10万家庭。
2025年,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开展全国托育服务质量提升行动(2025-2027年)的通知》,将“推进医育结合”纳入重点任务,指出:“推动各地全面落实《关于促进医疗卫生机构支持托育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结合职责,面向辖区内托育服务机构开展订单签约,提供儿童保健、膳食营养、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等服务。”
同年,国家卫健委联合教育部推进“医育融合示范园”建设,要求各省50%以上托育机构实现医疗资源嵌入。
展开剩余79%什么是“医育结合”?
医育结合,是将儿童保健与婴幼儿托育服务相结合,凭借医疗机构或儿童卫生保健部门的专业人员为家庭或托育机构的婴幼儿照护提供保健专业服务和指导,为0-3岁婴幼儿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专业的健康管理和早期发展指导。
医育结合是托育机构健康、规范发展的保障,也是国家卫健委正在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和方向。医育结合的关键点在于打破医疗与托育服务的传统界限,将医疗健康服务与托育服务体系有机融合、促进跨学科协作。
“医育结合”的主要内容
医疗机构与托育机构合作方面
订单签约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托育机构作为功能社区签约对象,签订服务协议,采取巡回指导或协议派驻等方式,开展婴幼儿健康管理服务。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考虑服务能力、托育机构需求等因素,设计婴幼儿签约服务包,可包含婴幼儿预防接种等健康服务……
加强儿童照护指导:鼓励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托育机构建立联系,定期上门对接和指导。针对托育机构从业人员,采用多种形式普及婴幼儿生长发育知识和科学育儿理念,宣传婴幼儿常见病、多发病防控措施,指导托育机构建立良好的生活养育环境,保障婴幼儿健康成长。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中医医院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医药文化,积极与托育机构合作,推广小儿推拿、穴位贴敷、药浴等中医药适宜技术,用中医的理念和方法提供健康服务。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服务能力和服务需求为托育机构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指导托育机构开展人员培训,掌握中医有关饮食、保健等知识和技能。
落实疾病防控责任:各地卫生健康部门和疾控部门依法加强对托育机构疾病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托育机构落实疾病防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疾病防控制度,加强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处置、安全防护、伤害预防、人员管理、环境管理、食品饮用水卫生管理等,为婴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预防控制传染病。
加强动态监督管理:各地要将辖区内托育机构作为疫情防控、卫生监督等重点场所,逐步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范围。健全综合监管机制,依法开展对托育机构的经常性检查,督促落实相关标准规范、环境卫生、疾病防控、安全保障等方面要求,促进托育机构依法依规运营,守住在托婴幼儿安全和健康的底线。
“医育结合”的好处
对婴幼儿
健康保障更全面:专业医护人员能及时监测婴幼儿健康状况,预防疾病,快速应对突发疾病。如在托育机构中,医护人员可定期为婴幼儿进行体检、生长发育评估,及时发现如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问题并给予干预。
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医育结合能为婴幼儿提供科学的养育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例如通过合理的膳食安排、适当的运动指导,以及情感关怀等,让婴幼儿在身体和心理上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特殊需求儿童得到专业照护: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如患有先天性疾病、发育障碍等,医育结合可以提供个性化的照护方案,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对家长
缓解养育焦虑:医育结合模式下托育机构的专业性、安全性、示范性能让家长不必担心孩子在托育机构是否得到很好的看护、是否吃得健康、是否睡得香、是否安全,有效缓解育龄家庭的养育焦虑。
获得育儿支持:家长可以得到专业的育儿指导,包括健康咨询、科学养育方法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育儿过程中的各种挑战,提升育儿能力。
对托育机构
提升服务质量:与医疗机构合作,托育机构可以获得专业的医疗资源和技术支持,提升托育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吸引更多家长送托,提高托育机构的竞争力。
优化人员配置,加强培训:医育结合可以促进托育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人员交流与合作,优化托育机构的人员配置,同时为托育机构的工作人员提供专业的培训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降低疾病传染风险:托育机构与医疗机构联防联控,能快速响应传染病高发期的防控需求,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降低疾病传染风险,减少群体性疾病传播。
对社会
促进儿童早期健康发展:医育结合有助于为儿童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条件,促进儿童早期的健康发展,提高人口素质,为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支持生育政策与女性就业:缓解了育龄家庭的养育焦虑,尤其是解决了多孩家庭特别是高龄孕妇家庭面临的祖辈年龄偏大、无法有效帮忙照护婴幼儿的困境等问题,有利于推动生育政策的实施,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女性的就业率,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通过医育结合,可以实现医疗资源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促进社会资源的均衡发展。
推动托育行业规范化与高质量发展:医育结合模式的示范作用,可以引导各类托育机构向好发展、长足发展,推动托育行业的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为婴幼儿提供更优质的托育服务。
发布于:福建省最安全的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